據2020年的一項調查,香港有3.7%人口為全素食者,較2016年的2.5%升近五成。此外,近四分一港人有素食習慣(即「彈性素食者」)。素食文化盛行之際,亦衍生出對藥物是否素食的疑慮,部分素食者擔心,會不會在治療疾病的過程無意中吃了葷食?
常見的藥物硬膠囊分為動物性及植物性膠囊,動物性膠囊主成分為明膠(又稱gelatin),是從動物的結締組織,如牛骨、牛皮或豬皮等提煉而成。植物膠囊主成分則是以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作為原料的多醣體,由松木或是杉木中的纖維萃取而成。另,軟膠囊多也是使用明膠製成,屬於動物性膠囊。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建議,若病人對藥物的原料有疑問,不妨請教藥劑師,藥劑師在了解病人服用的藥物後,會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法,例如使用含同一種藥物但不同劑型的產品、轉用其他適合藥物等。
有些素食者因為介意一般膠囊是用明膠製作,會剝去膠囊外殼再吃藥粉。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表示,不建議打開膠囊沖飲藥物,因為膠囊式藥物的設計,主要為了延誤藥力的釋放;而膠囊外殼剝去後,便無法確定藥物溶解的情形,進而無法保證原始藥品的療效及安全性。[1]
佛教提倡不殺生,這是基於對生命的尊重與珍惜。然而,當面對疾病時,醫生可能會建議病人攝取某些食物以促進康復,如果這些食物中包含肉類,病人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做出選擇,並考量自己的健康與動物生命之間的平衡。
花蓮慈濟醫院藥劑部主任劉采艷認為,吃藥或吃健康食品都是為了改善身體機能,如果抱著「我身體健康了,才能有體力服務更多人」的觀念接受藥物治療,相信這些死去的動物或佛菩薩是能體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