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即棄筷子變成傢品 工程師實現循環經濟生產

用完即棄的木筷一直被視為「環保公敵」。一位工程師在吃壽司時有感而發,決意建立即棄筷子的回收再造系統,結果他開創了竹筷變傢具的循環經濟業務,並且成為國際特許經營品牌。

德國工程師菲力士博格(Felix Böck)五年前創立的ChopValue,用回收的竹筷製成書桌、餐枱、杯墊、地磚和建材竹等產品。該公司獲B Corp認證為共益企業,世界經濟論壇也肯定其社會效益,認為ChopValue既能夠創造就業機會,又是善用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商業項目。

向餐廳收集用過的即棄木筷。(圖片:ChopValue)
向餐廳收集用過的即棄木筷。(圖片:ChopValue)

ChopValue迄今拯救了7,000萬對即棄筷子,在世界各地有60間以特許經營權形式加盟的在地回收生產點。菲力士說,創立該公司是為了向大家展示,循環經濟是實際可行的。

五年前,菲力士參加一個國際工程會議,與60家跨國公司的代表探討木料的可持續發展方案。他當時代表自己任職的公司,介紹木廢料升級再造的解決方案。他憶述:「我期望演說後,與會者會排著隊來找我傾談如何落實減少砍伐樹木和增加木材回收再生。怎知會議完結,大家熱烈拍掌後,就離場去吃晚飯。」曲高和寡,教菲力士心裡不是味兒。

他和女友到溫哥華一間日本壽司店用膳,女友安慰他不要灰心,建議「由小做起」。菲力士看著侍應把顧客用過的筷子掉進垃圾箱,靈機一觸,決定成立ChopValue。翌日,他就莾手開展在地回收即棄木筷的工作。

ChopValue創辦人菲力士
ChopValue創辦人菲力士

過去60年,全球對木材的需求增長了六成,超出一般樹木的供應,竹成為搶手的替代品,大部分即棄木筷用竹製成。單在溫哥華,食肆每日廢棄的筷子就有10萬對;在新加坡等亞洲城市,即棄筷子的耗用量每日數以百萬計。

菲力士走訪溫哥華的餐廳,尋求合作,游說餐廳放置回收箱,收集客人用完即棄的筷子,由CopValue每星期派員收集。食肆負責人都樂意參與,因為回收減少他們需要處理的垃圾。另一邊廂,菲力士在木工實驗室,用回收筷子設計成杯墊和桌上工作墊等時尚又實用的用品。一張書桌要用上一萬對筷子,造出來跟傳統木料造的同樣美觀。

根據ChopValue 最新的績效報告,在地回收棄用竹筷循環再用,不單可以大幅減省運輸的碳排放,也減少耗用新資源。

ChopValue的溫哥華團隊每星期從餐廳回收大約33萬對筷子。為了節省資源,菲力士不用水清洗筷子,而用華氏400度高溫消毒,然後將筷子放入水壓機,壓成不同產品所需的密度。

將筷子放入液壓機,壓成木料。
將筷子放入液壓機,壓成木料。

ChopValue的生產過程產生「零廢」,並採用一種不含甲醛的黏合劑,掃在傢具表面的是植物油,包裝用的是可生物降解的紙和卡紙。

ChopValue除了在溫哥華生產,在美國和新加坡目前有60間特許經營的小型工場。每間工場由2至10人營運,負責在地回收和生產,目標是減少碳足印。譬如有新加坡人訂購傢具,當地團隊便會著手回收筷子和生產。菲力士的目標是在世界各地設立100家工場,每年回收15億對筷子,並賦予它們新生命。

雄心壯志的菲力士說:「雖然公司循環再用的,僅佔全球廢物的0.015%,回收筷子再造傢具聽起來可能很瘋狂,但事實證明,這是有盈利的循環經濟項目。」他認為,廢物是不會消失的,唯有用環保角度重新界定被棄置的資源,賦予它們新價值,製成高質產品,才算是把廢物處理好。

他表示:「我期望每個城市都採納回收和資源再生的概念,而不是將都市廢物運到其他地方。這刻我最想做到的,是參與回收筷子的餐廳會採用我們用筷子造成傢品和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