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辛分別是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學佛的朋友,大多盡量不食用五辛(圖:Pixabay)。

佛門中的素食者,為何大都不吃蔥蒜?五辛又是甚麼?

甚麼是五辛?

學佛的人在持素之後,大都會隨同不吃五辛。五辛即是指五種有辛味之蔬菜,有人會將其稱為「五葷」。五辛即指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等五種:

  1. 大蒜,又稱葫,漢朝張騫出使大宛國時持回,為今人所常食者。
  2. 革蔥(茖蔥),即是薤、山蔥、革山蔥。
  3. 慈蔥,即是蔥、胡蔥、春蔥。
  4. 蘭蔥,即是小蒜、家蔥。
  5. 興渠,即是蒠蒺、芸薹、阿魏藥、殑渠盧、形具。《翻譯名義大集》舉出兩說:(1)形具,又作興舊、興宜、形虞、興瞿。依辭典之解釋,形具為從 Asafoetida 之根取出之物,可供作藥用及調味用,其學名為 Ferula aasa-foetida。(2)殑渠盧,譯作蔓菁。為 Amyris agallochum 樹之滲出物,可供作香料、藥用。我國(中國)不產此物,而產於于闐,根粗如細蔓菁之根而白,其臭如蒜。

不食五辛的原因

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記載:

「熟食者發婬,生啖者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然諸餓鬼等則舐其脣吻,常與鬼住而福德日銷;大力魔王現作佛身為其說法,毀犯禁戒,讚婬怒癡,令人命終為魔眷屬,永墮無間地獄,故求菩提者當斷世間之五種辛菜。」

上文的意思即是說,如果熟食這五種辛菜,會有催情的不良作用,如果生吃則會令人容易瞋怒。而且十方的天人、神祇等都嫌棄五辛之臭味,而不願親近那些食過五辛之人,故這上不會得善神擁護;反之,餓鬼則會去舐那些食過五辛的人的口唇。因此,食五辛的人常常與不善之鬼神共處,而自己的福德會日漸減少。漸漸變得只會與惡鬼、魔王等共處,魔鬼會為這些食五辛的人宣說令其墮落的法,令這些人的貪瞋痴不斷增加,最終要墮入無間地獄。因此,佛陀認為那些願求解脫,並成就佛果的眾生需要斷除食五辛之習慣。

不在五戒的要求內

常有弟子對於持守五戒與能否吃五辛放在一起考慮,問及如果因為持守不殺生戒而持素,那麼應否吃五辛?其實,站在追求人天善果的立場上,如果不殺生基本上是可以免墮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因此沒有明文表示持守五戒要戒食五辛。然而,受上文《楞嚴經》的引文中的啟發,我們可以知道食用五辛雖然不會直接墮落三惡道,但是因為食五辛是會引起貪瞋三毒的不斷增加,最終由三毒的影響而造種種惡業,使眾生墮在三惡道。故此,五戒雖然沒有要求持素者不食五辛,但我們亦應該盡量不食用五辛。

身體有病需要吃五辛,怎麼辦?

至於僧侶方面,亦有禁食五辛之戒律,修行者也嚴格持守。然而,如果有僧侶因為重病而非食五辛不得痊癒者,佛陀亦特別開許。據《諸經要集‧卷二十》引述戒律的典籍說明,在佛陀時代亦有一些因病而需要食蒜之出家人,佛陀認為他們應在食過五辛之後的七日中,被分隔於一間僻靜的之小房之內,期間不得用(坐、臥)自己或其他的僧床褥,而且亦不得去大眾方便的地方、講堂處、佛塔、僧堂等處,亦不得禮拜佛陀,僅能在下風處(從佛足那邊吹過來的風)遙禮。隔離期七日圓滿之後,那位食過五辛的比丘需要澡浴熏衣,才可以再與大眾一起。

(本文轉載自佛門網明覺文章《佛門中的素食者為何大都不吃蔥蒜?》,作者為法忍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