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餐廳採用新派植物肉製作素食,味道跟葷食食物幾可亂真(圖:佛門網)。
越來越多餐廳採用新派植物肉製作素食,味道跟葷食食物幾可亂真(圖:佛門網)。

植物肉的成份主要是甚麼?它包含哪些營養?營養師建議食用時要注意……

提起素肉,不少人仍停留在素雞素鵝、齋滷味這些印象中。惟近年開始,以高科技研發的新派健康植物素肉,亦漸漸為香港人所認識;以它來製成的素漢堡,更成為大熱的飲食潮流。究竟這些新派植物素肉的成份是甚麼?當中又含有哪些營養呢?

已在香港市場推出多年的「Impossible Foods」新派植物肉品牌,其亞洲市場總管Denise Kwok分享新派健康素肉跟以往舊式素肉相比,有甚麼突出之處:「Impossible植物肉主要以水、植物蛋白、葵花籽油、椰子油,以及大豆血紅蛋白製成。」

大豆血紅蛋白又稱血紅素,可在植物內找到,它在烹調時能散發獨特的香味。「植物肉的鐵質和優質蛋白質含量,跟傳統牛肉不相伯仲,更不含動物荷爾蒙或者抗生素,對環境有較少影響,減低對地球造成的污染!」

台灣營養師余朱青在社交網站Facebook分享,新派植物肉的營養成份,的確跟葷食的肉製品沒有太大分別,不過要注意其鈉含量。余朱青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的飲食建議,每人每日應不宜攝取超過2,400毫克的鈉,她舉例指一碟植物肉丸意粉的含量已達到約1,378毫克,無論是素食或非素食者均要留意,避免吸收過多鈉。

此外,余朱青提提大家,其實新派植物肉跟葷食的精製肉如腸仔、火腿等均屬「非原型食物的人造肉品」,在製作過程中無可避免地加入不同調味料,如果大家買回家烹調時,建議先試味之後,才加可自己需要調味;外出用膳品嘗植物肉素菜時,也建議盡量避免選擇採用太濃郁味道及調味的菜式,這樣有助我們進一步避免鈉攝取量超標。

同時,植物肉為增加其黏精度及口感,或會加入澱粉類食材進去,如果大家正進行體重管理及控制,便得要同時注意植物肉的澱粉質熱量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