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營養師著書分享,認為素食有助我們對抗癌症(圖:Pixabay)。

茹素與抗癌有何關係?甚麼素食食材有助提升抗癌力?除了飲食,還有哪些健康生活習慣要注意?

癌症是香港的「頭號殺手」,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去年10月的資料顯示, 2018年有 14,594人因癌症離世,佔全港整體死亡人數 30.7%,而癌症新增個案達至34,028 宗,創有紀錄以來新高。

茹素多年、曾任綠色生活教育基金主席的孔慶玲,為大家分享素食和抗癌的關係。首先是「三不」,就是不要以「抗癌、防癌、與癌爭分奪秒」去詮釋自身和癌症的關係,這些都是對抗的態度,她認為癌細胞是我們的朋友,提醒我們身體需要關顧﹕「患癌了其實更應反思:我到底有甚麼需要改變?」

孔慶玲認為,健康吃素的關鍵是多吃有生命力的東西,即酵素。近代研究發現人的身體中有幾千種酵素,人體做任何動作包括說話、唱歌、打瞌睡都需要酵素。如何獲取酵素﹖她指酵素存在於天然食物之中。加工過的、煮熟了的東西,其酵素都被破壞,像果仁等種子食物,其實不應烘焗,把種子浸水四小時後風乾,便保留了豐富的酵素在其中。她推介高級營養師惠心言所著的《健康源素——提升抗癌力的40款美食》,書內提及酵素的重要。科學家在植物中發現數千種酵素,當中沒有任何一種是可以人工合成的,有幫助維持身體正常新陳代謝的作用,酵素的活性在攝氏45度下開始消失,在攝氏54度完全被破壞,所以生機飲食(Raw Food Diet)以不超過42度烹調食物,為的就是保存這些養分。

書中強調素食食材很多均具抗癌之效——新鮮蔬果有助清除自由基,打擊致癌物,使之變成水溶性物質排出體外;全穀雜糧含高纖維,幫助穩定血糖,修復受損DNA;果仁加速白血球生長,使免疫系統更牢固;大豆能阻止人體吸收過多蛋白質,預防正常細胞轉變為惡性細胞;菇菌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抑制腫瘤發展;惠心言認為,只要每天吃6至9種不同顏色的蔬果,配搭全穀類、果仁及大豆等,同時避免肉類及加工食品,癌症很大機會知難而退。

書中指出,癌症是由於飲食中過多的動物脂肪及高蛋白質,讓身體抗癌力變差導致。美國癌症學會在一個針對2,300名大腸癌患者的調查中發現,每星期進食4至5份紅肉或加工肉類的患者,癌症死亡率比少吃這些的患者大增79%,並建議大家每周不要食用多於500克的紅肉及避免加工肉類。全書以抗癌素食為內容的主軸,當中更附有適合不同階段癌症患者及康復者的菜譜、病者的飲食宜忌,以及不同蔬菜之營養成份,都是基於科學根據的飲食資料,可讀性甚高。

孔慶玲同時為我們分享幾個健康的生活細節,這樣同樣有助我們對抗癌症。首先就是健康的如廁習慣,每天有兩、三次正常的大便才算是良好,有別於傳統認為的每天一次;此外,也要注意休息,她直言﹕「香港人就是不肯休息﹗」並指出癌細胞只是提醒你要改變了;學習靜心對健康也起關鍵作用,她建議我們可先由兩分鐘的靜心開始,而且有研究指出,如果每天都有靜心的習慣,對很多不同痛症、糖尿病、高血壓等問題,都有顯著的幫助;社交習慣對健康生活其實是不可或缺的,她建議癌症患者,要繼續定期回到自己所屬的團體,或和朋友聚會,很多患者得知自己患病時會躲起來,這樣並不利於健康;最後要接觸大自然,多點戶外運動如游泳、組織行山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