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素食日」源自印度,在請一天邀請全人類一起茹素,減少殺生(圖:Pixabay)。
「國際素食日」源自印度,在請一天邀請全人類一起茹素,減少殺生(圖:Pixabay)。

11.25國際素食日,又稱世界無肉日,源自哪個國家?

每年11月25日是「國際素食日」(International Vegetarian Day),又稱為「世界無肉日」(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這個節日源自印度,在這一天,全球有許多屠宰場會停宰,餐廳、醫院和監獄也會提供素食。

世界無肉日的緣起

11月25日其實是來自印度的動物愛護者Sadhu Vaswani生日。他曾表示:「所有宰殺都是『以殘忍為樂』,是對愛的否定。」1986年,為了紀念這位關懷動物的先驅者,印度將這天定為「世界無肉日」,邀請全人類一起茹素。推行「世界無肉日」的第一年,就有超過950萬人響應活動。

根據全球市調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報告,近年以來,雖然全球的純素人口仍佔少數,但盡量減少食用動物製品的人卻越來越多,這群「彈性素食主義」人口在2020年已佔全球人口42%──他們不完全排斥動物產品,但會主動選擇素食產品。

《深層素食主義》(Deep Vegetarianism)的作者傅可思(Michael Allen Fox)指:「素食主義讓我們確認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非區隔於、優越於動物與自然界整體,並幫助我們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限制⋯⋯了解選擇食素的理由,能夠擴充我們的視野,看到對他人與非人類物種的慈悲和平相處的可能性,以尊重地對待地球的義務。」

茹素背後的發心

上述的觀念與佛教提倡的護生精神不謀而合。《大方廣華嚴十惡品經》中,佛陀說:「一切眾生食肉者,斷大慈種;不食肉者,有大功德,百千萬分不如其一。」

有些人會疑惑:「既然說吃素有大功德,牛馬都是吃素,怎麼還是變畜生呢?」惟覺老和尚開示,從佛教角度來說,牠們並不是發慈悲心吃素,因此和修行並不相應。進一步來說,如果一個人只是認為「吃素有功德」,而不是基於慈悲心、平等心而茹素,這與菩提心也不相應;如果只是貪求功德才吃素,並沒有功德。

佛教主張除了不殺生,更要進一步護生、惜生和救生。持大悲心及具足正念的飲食觀,能夠累積福報、植下成佛的善因,現世也能夠避免諸多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