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生活緣素

食養生活(5): 借酒真的可以銷愁嗎? 透過飲食認識自己 – 岸本太太×黃肇朗主持

經常飲酒,是在逃避某些事情?

飲酒後的放鬆,有時令人覺得可以做原來的自己。背後還有原因嗎?

太介意別人的看法?想在別人面前呈現某種狀態?

談談日本人的飲酒文化

看看很想吃朱古力的你

本節目由 #岸本太太 主持

觀看「食養生活」影片,請按:

#食養生活活好身心靈全心製作

活好身心靈」是一個推廣健康生活的非牟利網上平台。請訂閱和分享。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疫」境中的靜心空間(特備): 沐手靜心

疫情下我們正經歷很多生活模式的轉變與挑戰。面對未知,內心往往充滿負面情緒,包括恐懼和焦慮。靜觀練習可以幫助我們在「疫」境中尋回內心平靜。 誠邀您體驗九節簡單的靜觀練習。(另附一節「沐手靜心」

每節短片長約十至十五分鐘,簡單介紹如何於日常生活應用靜觀,並附上聲音導航練習。

觀看本系列全部影片請按:

疫中求靜在活好身心靈

本系列影片原名「疫中求靜」。製作團隊包括四名來自香港大學社會科學 (行為健康) 碩士生畢業生。他們本著以人為本,以心為家的服務精神,冀讓社會大眾透過靜觀活動,豐富生命的色彩和意義。

承蒙製作團隊允許 #佛門網 下載及轉播。

本系列由(香港時間)2022年3月8日(10am)起連續10天在「活好身心靈」平台播出。此後保留在平台上,請繼續廣傳。

Categories
素知識

素食運動員如何吸收足夠營養,應付高運動量?台灣營養師有這3項建議……

至今仍有不少仍抱有「素食=不夠營養」的既有想法,質疑素食者「走肉」後能否攝取充足營養。尤其是對運動員而言,必需定時進行大量體能及運動訓練,如果是奉行素食,又能否應付如此高和強的運動量消耗?台灣營養師戴岑樺近日在社交平台分享其心得,值得大家參考。

戴岑樺認為,運動員必需較一般人補充更多的熱量,才能充應付到運動訓練。由於蔬食一般含較多纖維,「佔據的胃容積比較多,很容易有過早的飽腹感,這樣容易造成每日總熱量的攝取降低,導致能量相對不足。」故此,戴建議素食運員可一日多吃幾餐,例如一天六餐,提高進食量而提高熱量吸收。此外,也可將新鮮水果或蔬菜打成蔬果汁喝,以及加入較多堅果類食材,這樣均有助提升熱量。

不少運動員在進行健身或操揀時,為保持健美體態,會多吃去皮的雞胸肉來吸收大量蛋白質,以幫助肌肉成長和修復。素食運動如何補充植物性蛋白質呢?戴岑樺建議可多吃4類食物:1)大豆類製品如豆腐、豆漿、鷹嘴豆等;2)含蛋白質的蔬菜如西蘭花、番薯葉等;3)含高蛋白質油脂食物如南瓜子、開心果、腰果等;4)高蛋白粉。

此外,戴岑樺提醒素食運動員要留意「走肉」後可能會缺少部份微生物及礦物質,包括維他命D及B12、鐵、鋅、鈣、碘等等。除可透過進食補充劑,大家亦可多吃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莧菜、番薯葉等,一般含多種維他命、鐵、鈣、碘、胡蘿蔔素以及植化素等;而菇菌類就含豐富維他命B雜及維他命D。堅果類食物除含有植物性蛋白質外、還有維他命A、E及礦物質鈣,同樣有助素食運動員吸收足夠糖養。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養生廊 第五集:道家回春功

今次介紹的是道家回春功。導師倪秉郞從整套功法中精選了三個單式,配合起式和收式,在本節中示範和講解。

五個動作有動有静,堅持練習,對身體很有益處。

第一個單元是轉雙肩。第二單元是抖功,可說是一種內臟的運動,兼且帶動練習者叩齒。第三個單元是轉單肩。配合起式和收式,總共五種動作。

中國養生功法繁多,最重要是選適合自己的種類。導師鍛鍊回春功後,體驗到益處,在本節中誠意推薦。

「 #活好身心靈 」是一個推廣健康生活的非牟利網上平台。請訂閱和分享。

觀看養生廊所有影片請按:

養生廊系列活好身心靈誠意製作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疫」境中的靜心空間(9之9): 感恩進食

疫情下我們正經歷很多生活模式的轉變與挑戰。面對未知,內心往往充滿負面情緒,包括恐懼和焦慮。靜觀練習可以幫助我們在「疫」境中尋回內心平靜。 誠邀您體驗九節簡單的靜觀練習。(另附一節「沐手靜心」

每節短片長約十至十五分鐘,簡單介紹如何於日常生活應用靜觀,並附上聲音導航練習。

觀看本系列全部影片請按:

疫中求靜在活好身心靈

本系列影片原名「疫中求靜」。製作團隊包括四名來自香港大學社會科學 (行為健康) 碩士生畢業生。他們本著以人為本,以心為家的服務精神,冀讓社會大眾透過靜觀活動,豐富生命的色彩和意義。

承蒙製作團隊允許 #佛門網 下載及轉播。

本系列由(香港時間)2022年3月8日(10am)起連續10天在「活好身心靈」平台播出。此後保留在平台上,請繼續廣傳。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斯里蘭卡為一頭「國寶」級大象舉行國葬,生榮死哀。大象在這裡既受敬畏,也瀕與人產生衝突,充滿矛盾⋯⋯

被視為斯里蘭卡「國寶」的大象拉賈(Raja)日前去世,享年68歲,斯里蘭卡全國哀悼,總統戈塔巴亞·拉賈柏克薩(Gotabaya Rajapaksa)下令為這頭大象舉行國葬,牠的遺體將被製成標本保存。

這頭大象全名納東加姆瓦∙維賈亞-拉賈(Nadungamuwa Vijaya Raja),俗稱拉賈,被視為是亞洲體型最大的馴養大象。牠去世的消息傳出後,數百名民眾前往其住處哀悼,看望其遺體。拉賈的遺體用潔白的棉布覆蓋,周圍放有鲜花。

據悉,拉賈1953年在印度遇索爾(Mysore)市出生,是當地一位貴族贈送予斯里蘭卡一位醫生的一對小象之一,以感谢他治癒了貴族的一位親戚。

拉賈自1986年起,就被選中在康提(Kandy)市舉行的「佛牙節」(Esala Perahera)遊行中,背著装有「佛牙舍利」的神龕。

傳說,佛牙節可以追溯2,000多年的歷史。在西元4世紀時,佛陀的「佛牙舍利」從印度被帶到斯里蘭卡,直到17世紀康提佛牙寺建造後,佛牙便被置放其內,自此成為佛教聖地。18世紀中,斯里蘭卡國王為了讓國人感受佛牙的神聖,下令讓佛教「聖獸」大象駝著裝有佛牙的神龕,穿著華麗的衣飾遊行在大街上。自2005年起,佛牙節已是該國一個著名的旅遊項目。

按照傳統,被選為擔當這個神聖任職的大象,身體某些部位需要具有非常特殊的特徵,包括有平坦的背部、象牙有適當的彎度、身高要達到3.7公尺,同時當牠們站立時,四條腿、象鼻、尾巴等部位全部要觸碰到地面。拉賈身高雖只有3.2公尺,但牠已是當時最高的一頭大象。

2016年,拉賈在一次巡遊時,一輛電單車衝進巡行隊伍,此後當局更安排了一支專職的安保人員來保護牠。

不過,拉賈並不是第一頭死後得到這種待遇的大象。牠的前任,同樣名為拉賈的大象在75歲去世時,也被製成標本保存下来,在斯里蘭卡專屬的博物館内展出。

印度的佛教傳統中,大象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動物;例如佛陀本生故事當中,就有他前世曾是一頭「六牙白象」的記載,而這六牙也就暗喻了佛教核心教義中的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所以在佛教傳播的地區中,白象或是大象也就成為了象徵的護法動物,例如普賢菩薩,也是以六牙白象為坐騎。

由於大象在斯里蘭卡的神聖地位,也是法定的受保護動物,有些人會飼養牠作為寵物。一般估計,全國現時約有野生大象7,000頭。另一方面,斯里蘭卡也是人象衝突最嚴重的地區--2019 年,407頭大象和102人在衝突中死亡。2020年數目雖稍減,也有318頭大象及112人死亡;2021年上半年,158頭大象死亡,58人死亡。

此外,居住在大象保護區周圍的(Dry Zone),因大象到處覓食受到滋擾。今年斯里蘭卡乾旱情況嚴重,森林的水源和糧食缺乏,大象進入農村和耕地覓食,令森林保育區的人員十分頭痛。

加爾格穆沃野生動物保護區(Galgamuwa Wildlife Range)的職員尼瑪∙拉特納亞克(Nimal Banadara Ratnayake)說,村民投訴農作物被破壞,但驅趕牠們並非善策。他說: 「我們建議當區推行森林復育計劃,增加野生動物的糧食來源,讓大象無需要走到民居覓食。」

然而另一位官員表示,有關當區只有興趣修建圍欄和發掘溝渠,或將大象驅趕到其他區域,其實是增加了人和人象的衝突。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疫」境中的靜心空間(9之8): 靜觀瑜珈

疫情下我們正經歷很多生活模式的轉變與挑戰。面對未知,內心往往充滿負面情緒,包括恐懼和焦慮。靜觀練習可以幫助我們在「疫」境中尋回內心平靜。 誠邀您體驗九節簡單的靜觀練習。(另附一節「沐手靜心」

每節短片長約十至十五分鐘,簡單介紹如何於日常生活應用靜觀,並附上聲音導航練習。

觀看本系列全部影片請按:

疫中求靜在活好身心靈

本系列影片原名「疫中求靜」。製作團隊包括四名來自香港大學社會科學 (行為健康) 碩士生畢業生。他們本著以人為本,以心為家的服務精神,冀讓社會大眾透過靜觀活動,豐富生命的色彩和意義。

承蒙製作團隊允許 #佛門網 下載及轉播。

本系列由(香港時間)2022年3月8日(10am)起連續10天在「活好身心靈」平台播出。此後保留在平台上,請繼續廣傳。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疫」境中的靜心空間(9之7):靜觀慈心

疫情下我們正經歷很多生活模式的轉變與挑戰。面對未知,內心往往充滿負面情緒,包括恐懼和焦慮。靜觀練習可以幫助我們在「疫」境中尋回內心平靜。 誠邀您體驗九節簡單的靜觀練習。(另附一節「沐手靜心」

每節短片長約十至十五分鐘,簡單介紹如何於日常生活應用靜觀,並附上聲音導航練習。

觀看本系列全部影片請按:

疫中求靜在活好身心靈

本系列影片原名「疫中求靜」。製作團隊包括四名來自香港大學社會科學 (行為健康) 碩士生畢業生。他們本著以人為本,以心為家的服務精神,冀讓社會大眾透過靜觀活動,豐富生命的色彩和意義。

承蒙製作團隊允許 #佛門網 下載及轉播。

本系列由(香港時間)2022年3月8日(10am)起連續10天在「活好身心靈」平台播出。此後保留在平台上,請繼續廣傳。

Categories
盧麗愛.我醫我素 素視頻

盧麗愛.我醫我素:怎樣炮製營養豐富飽滿的「三分早餐」?

盧麗愛醫生茹素多年,一直身體力行推動健康素食。她向來推薦「健康素食三分餐」,有助我們對抗病源。所謂「三分」,即是多吃植物性食物、多吃整全食物,以及「生食」(Raw Food)。在今集短片中,盧醫生為我們分享在一日三餐中,原來最容易做到滿分「三分」的就是早餐!究竟如何炮製?請看看盧醫生介紹的「蔬果種子混合汁」食譜……

(感恩盧麗愛醫生允許Veggie 365上載發布這段影片,特此鳴謝。)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疫」境中的靜心空間(9之6):靜觀步行

疫情下我們正經歷很多生活模式的轉變與挑戰。面對未知,內心往往充滿負面情緒,包括恐懼和焦慮。靜觀練習可以幫助我們在「疫」境中尋回內心平靜。 誠邀您體驗九節簡單的靜觀練習。(另附一節「沐手靜心」

每節短片長約十至十五分鐘,簡單介紹如何於日常生活應用靜觀,並附上聲音導航練習。

觀看本系列全部影片請按:

疫中求靜在活好身心靈

本系列影片原名「疫中求靜」。製作團隊包括四名來自香港大學社會科學 (行為健康) 碩士生畢業生。他們本著以人為本,以心為家的服務精神,冀讓社會大眾透過靜觀活動,豐富生命的色彩和意義。

承蒙製作團隊允許 #佛門網 下載及轉播。

本系列由(香港時間)2022年3月8日(10am)起連續10天在「活好身心靈」平台播出。此後保留在平台上,請繼續廣傳。

Categories
生活緣素

「疫」境中的靜心空間(9之5): 靜觀進食

疫情下我們正經歷很多生活模式的轉變與挑戰。面對未知,內心往往充滿負面情緒,包括恐懼和焦慮。靜觀練習可以幫助我們在「疫」境中尋回內心平靜。 誠邀您體驗九節簡單的靜觀練習。(另附一節「沐手靜心」

每節短片長約十至十五分鐘,簡單介紹如何於日常生活應用靜觀,並附上聲音導航練習。

觀看本系列全部影片請按:

疫中求靜在活好身心靈

本系列影片原名「疫中求靜」。製作團隊包括四名來自香港大學社會科學 (行為健康) 碩士生畢業生。他們本著以人為本,以心為家的服務精神,冀讓社會大眾透過靜觀活動,豐富生命的色彩和意義。

承蒙製作團隊允許 #佛門網 下載及轉播。

本系列由(香港時間)2022年3月8日(10am)起連續10天在「活好身心靈」平台播出。此後保留在平台上,請繼續廣傳。

Categories
素食譜

黑松露醬炒意粉

黑松露醬炒意粉

食譜設計︰善慈法師
材料:

白蘑菇 300克、意大利粉 500克、牛油 80克
黑松露醬 1湯匙、黑豆蔭油 2湯匙
橄欖油 2湯匙、鹽 1湯匙、糖 少許

做法:

1. 先將黑松露醬加黑豆蔭油攪勻,作黑松露調味料備用。
2. 大鍋燒水加鹽,煮熟意粉後撈起用橄欖油攪勻。
3. 鍋中燒熱牛油,炒香白蘑菇,加少許糖鹽。待磨菇半熟時放入意粉同炒,再放步驟1的黑松露調味料炒1分鐘可上碟。

小貼士:

.煮意粉的時間視乎個人口感而定,煮熟不要泡冷水。

本食譜由國際佛教觀音寺提供,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