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衣櫃的衣物堆裡好不容易才「發掘」出想找的衣服;書櫃有十年沒動過的書;電腦桌面鋪滿密密麻麻的檔案;電郵信箱全是未讀的訊息……
愈來愈多科學研究報告指出,太多雜物,不愛整理,家居或工作環境混亂的人,感覺有精神壓力和罹患抑鬱症的比率較高。不愛整理的學童,學習成績較差,較有可能出現行為問題。
美國芝加哥德保羅大學 (DePaul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佛拉利(Dr. Joseph Ferrari)長期研究家居雜亂對精神健康的影響,發表過400多篇論文和出版過35本書。他的研究發現,家居較凌亂的人,生活滿足感較低,精神壓力也較大。「不滿足」的心態又驅使他們不停購買。他的調查顯示,美國人家裡沒有用的東西平均總值7,000美元。瑞典亦有調查指出,國民人均有三部棄用的手提電話。
佛拉利教授解釋,有些人認為執拾整理是難事,因為整理的物件會勾起他們的回憶,觸動情緒;另一個原因是物件去留不能由一個人作主;更多人是因為沒有能力開始行動。佛拉利教授說大家取捨時,可以問自己「這件東西給我短暫的快感,抑或帶來長久和深層的愉悅?它令我的生活變得更好嗎?」處身數碼世代,佛拉利教授建議大家「分流」,檢視電子郵箱和即時訊息系統時,分辨需要和不需要的訊息。
專門研究整理收納和精神健康關係的佛拉利教授。
很多人以為拖延症是時間管理出了問題,長期研究拖延症的佛拉利教授說,很多人有拖延症的 人其實是不願做決定,想逃避責任。他表示:「是否保留一件物件,他們不作決定,交由別人定奪。當別人把東西棄掉,拖延症的人如果事後又留戀,大可以說,不是我要棄置的。」因此,有效對治拖延症的策略是認知行為治療。
美國曼克頓治療合作社的註冊心理學家Peggy Loo博士亦指出:「當我們感覺頭腦充塞著很多東西的時候,可以檢視一下,身處的家居或工作間是否一樣塞滿東西。凌亂的空間會增添精神壓力、焦慮,令人難以專心,人際關係變得緊張。過多雜物會令人感覺羞愧、絕望和罪疚,因而更加不想去處理,形成惡性循環。」
反過來說,多項心理學研究報告指出,愛整理和工作地方井井有條的人,性情較平和,不易躁動;專注力和生產力較高,處理資訊的能力較強。中國曾有研究指家居整潔的人,自覺健康狀態較好。
家居環境整潔對精神健康有益,是心理作用嗎?專家有以下解釋:
•令事情在掌握之中:英國紐波特市健康中心院舍負責人、心理學家路士基博士(Danielle Roeske)說,外在環境與我們的內心世界是相互影響的。外在環境像容器,秩序井然和既定的結構,令人較容易管理內裡的情緒和感受。
•熟習帶來安穩:規律給我們安穩的感覺。即使在混亂的情況下,規律有助我們處變不驚。路士基說,將家居物品放置得整齊有序,可增加我們對物件的熟悉程度。整齊對每個人來說,標準不一樣,不必強迫自己做到別人的一套或追求完美。
•安多芬:收拾和整理是體力活動,過程中會促使身體分泌安多芬,這種激素有鎮痛、紓減精神壓力和改善整體健康的作用。
•專注力:普林斯頓神經科學研究院於2011年曾經進行研究,結果指出若人類的視線範圍內有太多東西,會干擾大腦運作的能力。整理和棄掉沒有用的東西,可以令大腦聚焦於特定的事情或任務。
•梳理情緒:整理家居的時候,也是我們放慢步伐、平靜下來的時刻,在過程中可以覺察和管理自己的情緒。Loo博士說徹底大掃除能夠製造疏導情緒的渠道。
說易行難,怎樣由混亂變成整齊呢?專家給大家一些實用建議:
1.由你最重視的房間開始。
2.由小習慣做起:例如每天撥出15分鐘打掃、整理,用一些方法減少每天堆積東西的惡習,又例如晚餐後立即洗碗,或檢視電郵後馬上清理垃圾郵件。
3.給每件東西一個「家」:將沒有用的東西收納,愈是常用的放在愈便利的位置。
4.確立目標,自我激勵:想像整理後的結果,例如凌亂的客廳在經執拾後,朋友在家中歡聚的情景。
5.定下不容妥協的任務:為自己編定每日例行任務,如抹廚房灶頭、掃地或洗碗。一旦養成習慣,你不會感到整理是額外的負擔。每日付出一點點代價去整理,可以換來精神健康、專注力和正念,更重要的是騰出清靜的空間給自己思考和享受。
6.慢慢來:按自己的精力和時間行動,即使每次只是清理一個抽屜或者櫃子的一格也好,不要迫得自己很疲累或者失去動力。
本身有焦慮或抑鬱的人,可能感到很難提起勁去整理。如有這情況,不妨向專業醫護人員尋求協助,找出有效的方法。